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乾隆七年(1742年)四月初,京城的天气,稍有寒意。
京城东长安街上的翰林院的藏书库里,一名白发苍苍的老者正伏案抄写一本唐时诗选。
在他身边,一位年约三十的断须男子也在翻看一本古籍,忽然他转头看向这老者,开口道:“碻(què)士兄,你天天抄写这古诗,又有何用?” 碻士,是这老者的字,他姓沈名德潜,如今已是七十古稀之龄了。
这年轻男子,姓袁,单名一个枚字,字子才,今年刚满三十岁。
沈德潜和袁枚虽然相差四十岁,但却是同科进士,如今都是翰林院庶吉士,关系也还不错。
“子才,再有半月,便是庶常馆散馆日,你有何打算?” 沈德潜避开了袁枚的话题,笑呵呵地问道。
沈德潜热衷于功名,但这样一个满腹才学的读书人,竟然科举屡不中,康熙三十三年(1694年)被录为长洲县庠生后,40年间屡试落第,竟多达17次。
在雍正十二年(1734年),沈德潜应博学鸿词科考试又被朝廷斥贬,他的诗作被禁止流传。
直到乾隆四年(1739年),才以67岁的高龄荣登二甲第八名,与比他小40岁的袁枚一起成为翰林院庶吉士。
袁枚捋了捋不长的胡子,淡然道:“无甚想法,随遇而安罢了。
” 翰林院庶吉士,一般为期三年,期间由翰林内经验丰富者为教习,授以各种知识。
三年后,在下次会试前进行考核,称“散馆”。
考核成绩优异者,留任翰林,授编修或检讨,正式成为翰林,称“留馆”。
其他则被派往六部任主事、御史;亦有派到各地方任官。
沈德潜之所以有此一问,是因为如今三年之期已到,考核即将来临了。
对于袁枚的想法,沈德潜嗤之以鼻。
正所谓,京畿之地好升官。
在那天高皇帝远的偏僻之地为官,哪怕你做出了天大的功绩,还不如讨得皇帝的欢心更重要。
因此,沈德潜对于能否留馆,甚为关心。
时间一晃,转眼就到了4月19日,这一天正是翰林院庶常馆散馆日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
内容简介:他踩他于脚底,蔑视,嘲讽,因为他是高高在上的富家少爷,而他,只是他花钱雇来的保镖,人卑命贱。 四年辗转,再次相遇,他成了默默无闻,衣食拮据的劳动下层,而他曾最瞧不起的那个男人,已然站在了权势巅峰! 少爷,你知道我找你多久?呵呵,整整四年! 你放手!! (挣,非争,是挣扎,挣脱的意思。小哈读者群号: 344209364) /
韩瑟瑟准备把自己打包送给白月光周以泽,她药都下好了,结果那药却被白月光的爸爸周景深给喝了。然后她就被qi大活好的爸爸一路…… /
哦和四年前相b,苏夏唯一没有长进的大概就是那三杯就倒的酒量。醉意朦胧,光影模糊,她似乎看见了一张熟悉的脸。“啧,你还要盯着人家看多久?熟人啊?”“就看看,不认识,”苏夏回头,笑意不减,“小哥哥?拜托,他这个年纪你都可以叫声叔叔 /
以剑作画,青年张禾只求无愧本心,拔剑无悔。他喜欢美好的存在,所以女人从来都不会影响他拔剑的速度。/
赵雪凝今年31岁,在一家合资公司做个白领,这个年纪正是成熟有韵味的时候。我对妻子很了解,所以我也笑着让妻子紧张排斥的心里平静下来。当我把话语说完之后,可以看得出妻子没有刚才反应那么强烈了,只不过还是纠结着。 /
分别多年,江饮无数次想象和昆妲再遇时的情形,都是爽文里穷小子功成名就后打脸前任的烂俗桥段。 再遇突然,江饮早起出门买豆浆,发现抱膝坐在门垫上衣衫褴褛的昆妲。 风水轮流转,曾经众星捧月的千金大 /